新闻详情

兴业银行第三方ESG报告

发表时间:2022-02-21 10:33


一、基本情况

兴业银行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2007年2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20年年末,兴业银行设有159家分行(含113家二级分行),2003家分支机构。

截至2021年6月底,兴业银行注册资本为207.74亿元,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85%。其中,福建省财政厅持股占比18.78%,为第一大股东。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0.84%的股份、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91%的股份、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14%的股份,合并持股比例12.90%,为第二大股东。中国烟草总公司持有公司5.34%的股份、福建烟草海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13%的股份、湖南中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1.09%的股份、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持有公司0.64%的股份、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持有公司0.48%的股份、福建三华彩印有限公司持有公司0.22%的股份,合并持股比例9.90%,为第三大股东。

表1:兴业银行前10大股东及持股比例

二、资料来源

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2010-2020)、兴业银行2021年上半年度报告、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上市公司ESG评估认证指引

三、评估标准

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的绿色债券评估认证工作遵循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标准:

(一)《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

(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

(三)《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银发〔2021〕96号)。

(四)《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人民银行、证监会公告﹝2017﹞第20号)。

(五)赤道原则。

(六)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关自律规则。

(七)《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绿色信用评估认证指引(2020年版)》。

四、评估范围

依据上述资料来源以及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评估标准,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对其兴业银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进行评估认证。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绿色金融融资环境效益情况。

(二)公司环境、社会影响。

(三)公司治理情况。

五、评估过程

(一)绿色金融融资管理

绿色金融项目尽管有外部性,有时也会发生市场失灵,但从总体上来看,兴业银行选择的绿色金融项目,绝大多数自身在财务上是可持续的,是能够盈利的。兴业银行还通过这一举措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际气候变化相关规则和国内绿色发展举措,迄今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经历了探索、起始和发展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2006-2012年)。21世纪初期,全球变暖成为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2005 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明确了世界各国温室气体减排责任。2006年,高盛首次提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理念。2006 年,联合国社会责任投资原则倡导在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ESG因素。欧洲投资银行(EIB)最早于2007年发行世界首支绿色债券。

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早。早在1995年,中国就已对金融部门落实国家环境政策做出规定,特别是在信贷方面。2007 年,要求金融机构依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同年,原银监会印发《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对银行机构加强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管理、开展绿色信贷工作作出要求;2012 年,印发《绿色信贷指引》(〔2012〕4号),明确了绿色信贷三大支柱,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支持,还与国际金融公司会同10家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协会,倡议发起可持续银行网络(SBN),共同探索发展中国家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银行业。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开始思考履行社会责任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索以商业模式创新履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理念,夯实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06 年 5 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创造性地引入贷款本金分担机制,在国内首推节能减排项目贷款。2007 年 11 月 27 日,行长李仁杰会晤时任IFC环境与社会发展局局长瑞秋·凯特以及东亚太平洋局局长任康德时,就探索可持续金融、采纳赤道原则事宜进行了探讨;12 月 14 日,董事长高建平在广州会晤世界银行行长佐力克,双方再次就本行采纳赤道原则的重大意义及其可行性展开高层对话;年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当年大事件。2008年4月,董事长高建平在股东大会上对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实践和探索进行了总结和升华,针对治理理念提出指导方针,即“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对银行社会责任与自身可持续发展间关系的认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10月31日,兴业银行正式对外宣布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原则金融机构。由此,兴业银行实现了能效融资到中国首家赤道银行的跨越式发展。   

2009年,兴业银行积极探索可持续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成立了中国首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可持续金融中心。

2010年,兴业银行探索金融租赁、理财等可持续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出中国首张低碳信用卡这一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2011年是兴业银行2010-2015年发展规划的开官之年,其以“建设‘基础坚实、结构协调,专业突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富有责任’的主流银行集团”作为目标,继续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等重点领域发挥特色。一是开发上线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电子化平台,二是首笔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和首笔排污权抵押授信业务成功落地,运用信贷融资工具支持节能减排。

2012年,兴业银行成立了总行一级部门——可持续金融部,以及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并推出中国节能减排贷款三期(CHUEE Ⅲ)。

2.起始阶段(2013-2018年)。在这一阶段,国际上,国际资本市场协会于2014年推出《绿色债券原则》(GBP)。2015 年,联合国成员国达成的《巴黎协定》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志性事件。这一协议对 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各国将以“自主贡献”方式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带头减排,并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

在国内,原银监会于2013 年印发《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对银行机构涉及环境、安全等重大风险企业贷款和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年度节能减排能力进行统计等事宜做出具体要求,并于2014 年印发《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从2015年起每年组织国内主要银行机构开展绿色信贷自评价,还于2017年印发《关于规范银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 加强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对“走出去”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发布《关于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管理的公告》(〔2015〕第39号)、《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以及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于2016年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环境保护部、原银监会、证监会和原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并于2018 年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银发〔2018〕180号),明确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初步建立起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专项统计评价制度。

2013年是兴业银行建行25周年,也是采纳赤道原则五周年。自建行以来,资产规模从16亿元增长至超过36000亿元,实现了跨区经营、成为全国性银行、挂牌上市、成为当时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赤道银行以及多元金融集团化发展 5 级跳跃,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兴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4年11月,兴业银行成功落地国内首笔绿色结构性存款。惠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通过认购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发行的绿色结构性存款,获得常规存款利息收益的同时,在结构性存款到期日,获得不低于1000吨的深圳市碳排放权配额。

2016年年初,兴业银行正式发布“绿色金融集团产品体系”。当年上海辖内4家机构成功为上海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黄浦区南外滩滨江核心区域“小东门街道0611街坊3/1丘的办公用房项目”组建银团贷款,融资总额17.1亿元,贷款期限5年。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为牵头安排行,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作为参贷行。这一项目采用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实施建设(最高等级),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导向,对转变建筑领域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建筑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4月,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已累计为厦门市近150户企业发放绿色贷款超过80亿元,绿色融资余额近33亿元,行业涵盖绿色照明产品、可再生能源、资源回收再利用、固废处理、污水处理、余热余压发电、节水设备、节能建材等,且大部分为中小企业。

3.发展阶段(2019年至今)。该阶段中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相对完善,工具日趋丰富。2019年,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2019〕52号),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中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推入新的阶段。这一意见明确要求银行机构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强化ESG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证监会于4月2日印发《关于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通知》(银发〔2021〕96号),明确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和范围;于5月27日印发《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的通知》,正式确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明确绿色金融评价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定量指标权重为80%,定性指标权重为20%,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央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还于2021年11月8日正式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

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于2021年5月7日印发《福建银保监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闽银保监发〔2021〕91号),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辖区绿色金融要力争实现“四个不低于”、“一个100%”、“一个大幅提升”的目标。“四个不低于”,即绿色融资余额整体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融资总体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绿色融资客户总数(项目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绿色融资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每年提升幅度不低于1个百分点。“一个100%”,即新开工重点绿色项目融资对接率达100%。“一个大幅提升”,即绿色保险保障金额较上一年度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截至2020年年末,国内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1.59 万亿元。除国家开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2.30万亿元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合计占比达48.35%(表2)。

表2:2020年国内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表                 单位:亿元

截至2020年年末,兴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3194.52亿元,在全国主要银行中占比为2.76%,在股份制银行里面规模最大。2019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表3),达22232亿元;绿色金融累计客户近2万家,达19454家。2020年,绿色金融融资总额冲到28598亿元,同比增长28.63%;绿色金融客户近3万家,达29829家,同比增长53.33%。

表3: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环境效益一览表

表3: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环境效益一览表(续)

1.绿色金融融资情况。从表2、表3可以看出,2016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累计客户突破1万家,在短短5年内翻了近3番,截至2020年绿色金融融资总额实现近3万亿元,绿色金融累计客户接近3万家。

特别是2020年,绿色金融发展迅猛,期内新增绿色金融客户1万家。

2.项目环境效益分析。

(1)减排二氧化碳效益。按年度来看,2020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减排量相当于3902万辆小汽车一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数字极其可观。但从碳减排强度上看,以兴业银行披露数据的2013年为基年,当年度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碳减排强度为2.01吨/万元二氧化碳当量。2013-2020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累计减排二氧化碳量为62021万吨,碳减排强度年均为2.17吨/万元二氧化碳当量,与2013基年相比碳减排强度略有上升。但是从2019年开始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碳减排强度开始下降,2020年更是下降为1.33吨/万元二氧化碳当量,未来兴业银行需加强对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审核把关,确保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效益更好的绿色项目。

(2)固体废弃物利用效益。2013-2020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年度固体废弃物利用量从2013年的1504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4596万吨,增长3倍,年固体废弃物利用强度从2013年的每万元0.44吨上升到2020年的每万元0.72吨。

(3)节水量效益。2013-2016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节水量于2013年达2.56亿吨后,每年小幅递增。2017年以来,每年节水量超4亿吨,略微波动,年节水强度从2013年的7.49吨/万元下降到2020年的6.45吨/万元。

(4)节能效益。2013-2020年,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项目年节煤量呈现出小幅增长态势,并于2019年突破3000万吨,年节能强度从2013年的0.69吨/万元下降到2020年的0.48吨/万元。

(5)其他温室气体减排效益。2019年绿色金融支持项目除减排二氧化碳效益披露以外,其他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数据未予披露。

总体上,支持项目减排化学需氧量较为明显,自2013年减排不足100万吨至2020年减排超400万吨,年减排氨氮量、二氧化硫量、氮氧化物量也均呈小幅增长态势。

(二)环境影响

1.气候变化

(1)环境状态。兴业银行具有较强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兴业银行于2006年国内首推能效融资项目、2007年国内首创银银平台、2008年国内首家采纳赤道原则、2009年以赤道原则为指导,构建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2010年发行国内首张低碳信用卡、创新现金管理服务等。发展至今,从其绿色金融融资环境效益可以看出,兴业银行加速低碳发展、气候适应和可持续发展。

(2)生态状态。与其他产业不同,银行业自身生态发展主要是节电、节能、节水以及节约办公耗材方面。2018-2020年,兴业银行总部办公场所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24868吨、39853吨、47826吨,呈现逐年递增状态。

表:兴业银行总部办公场所二氧化碳排放量表

就兴业银行业务绿色生态性而言,目前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侧重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电、节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下一步可择机在提高自然资源使用效率、保护或改善自然环境、保护或改善生物多样性、促进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加大力度。

2.污染减排

(1)排放强度。兴业银行业务特性决定了自身排放强度较小。除集中处理金融数据的数据中心耗能高外,银行业其他业务相对而言,排放更少。

(2)环境建设。万绿信评对支持低碳发展、气候变化适应性和可持续社会治理的项目持长期观点。兴业银行已成为股份制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排头兵。对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兴业银行设定关键议题矩阵,强化利益相关方互动,提升信息透明度,突出表明了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消灭贫困方面的价值,有力地解决了符合条件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之间的权衡和相互联系。从其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出,支持项目与其绿色金融总体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上是一致的、有效的。

3.环境管理

兴业银行作为中国内地最早加入赤道原则的股份制银行,显示了其较强的环境和公司治理能力。依据其绿色金融政策,对所支持的项目进行独立评估和管理。在公司环保投入、机制和应急管理等方面均有相应的体制机制。

(三)社会影响

1.员工发展

兴业银行披露,重视机构人才专家队伍建设,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了有效的薪酬体系。薪酬管理坚持与银行公司治理要求相统一、与银行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相兼顾、与经营业绩相适应、长短期激励相协调的原则,兼顾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与外部竞争力,同时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支持公司不同阶段业务发展需求,实现对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吸引和保留。董事或高管人员的薪酬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且与绩效挂钩,除基本工资以外,还基于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将公司业绩和个人业绩建立长期(或短期)激励相结合。表:员工发展请一览表

图:员工总数变动趋势图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兴业银行员工总数呈现出波动较为平缓的正态分布状态。2018年员工总数达到峰值,此前人员总数逐步递增 ,之后逐步递减。

(1)劳动安全。银行业务工作主要为脑力劳动。劳动安全通常可以分为防护、卫生和安全三个维度。比如,对办公场所防护设施,定期维护。再比如,提供干净、通风的办公场所、卫生间、宿舍,洁净饮用水。还比如,办公和居住场所清洁卫生、消防安全,合理的私人空间。

(2)反歧视表现。兴业银行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多元和谐的员工环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招聘管理办法,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坚决反对就业歧视,明确禁止雇佣童工和强制劳动。员工薪酬分配遵循“按照岗位价值和贡献分配”的基本理念,无论性别、民族,坚持同岗同酬。

兴业银行女性员工、少数民族员工和外籍员工人数均有所披露,但是性少数群体员工并未有所披露,也未披露公司对于性少数群体员工的关怀与包容,未明确无论种族、性取向或国籍,坚持同岗同酬。

近2年,兴业银行持续大幅减员。2019年相较2018年减员2517人,2020年相较2019年减员1669人,相较之前年份人员递增状态波动较大。万绿信评认为,相对单位而言,员工属于弱势群体,短短2年内减员4000多人且未披露减员原因,对员工而言显示公平,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问题。仅仅标记人数数字变化不足以说明兴业银行减员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正面的。

2.社会贡献

(1)依法纳税。从兴业银行年报、半年报以及财务报告披露情况看,兴业银行支付了税费,未发现其有逃税、避税行为等情形。

(2)科研创新。

(3)产品/服务管理。兴业银行紧跟国家政策扶持产业领域业务机会,主动作为,进行前瞻性布局,以及产品或服务创新。2020年,兴业银行持续加强普惠金融、小微金融、扶贫金融和民营企业服务。同期,兴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87%,服务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85%。

表: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览表

(4)社区管理。兴业银行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打造“家门口”、“有温度”银行。截至2020年年末,投入863家运营的社区支行,不仅从物理渠道布局上扩大了本行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也提供了很多便民设施,如设立环卫工人休息站、爱心捐赠站等;定期与周边社区物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与周边商户联合开展惠民活动;借助总分行培训资源,定期为周边客户提供普惠金融类讲堂,如防诈骗、反假币等;个别网点创新服务,提供客户快递寄送、茶艺休息等特色服务。   (5)社会公益。截至2020年底,兴业银行公益慈善投入总额超过1亿元。

3.社会负面

(1)公司负面事件。

2019年至2021年11月以来,兴业银行负面事件较多。

从自2019年至2021年11月份银保监会对兴业银行违法违规处置情况来看,其案由反映出兴业银行部分下属公司、员工、服务以及客户层面的一些负面事件。

特别是在客户层面,2021年7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关于兴业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兴业银行存在以下6类违法违规问题:一是为增加信用卡分期业务收入,默认勾选自动分期起始金额,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二是适当性管理落实不到位,侵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权;三是代销保险业务中欺骗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四是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五是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客户搭售人身意外险,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六是通过预收保费、超基准费率收取保费等,为保险公司和本行牟取不正当利益。从自2019年至2021年11月份银保监会对兴业银行违法违规处置情况来看,其案由反映出兴业银行部分下属公司、员工、服务以及客户层面的一些负面事件。

永煤债违约作为国有企业公募债券违约案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备受国家高度关注,兴业银行作为其中一名主承销商难辞其咎。2021年1月1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官网发布自律处分信息(2020年第18次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决定)指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在为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中介服务过程中,存在以下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一是未对永煤控股独立性开展进一步核查并在尽职调查报告中体现,未能充分保证尽职调查质量;二是未对永煤控股受限货币资金异常情况保持足够的职业怀疑,未开展进一步核查;三是永煤控股DFI项目尽职调查工作底稿不完整,尽职调查工作开展不规范。经2020年第18次自律处分会议审议,对兴业银行予以通报批评,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此外,在消费金融方面兴业银行也屡被通报。《上海银保监局关于2021年上半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指出,2021年上半年,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投诉量位列在沪持牌信用卡中心前三名。在沪持牌信用卡中心投诉量的中位数为4826件。其中,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4865件,占比17.04%。

(四)公司治理

兴业银行强调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高标准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一是结构保持多元化。兴业银行建立了由 13 人组成的董事会,其中股权董事5名,独立董事 5名,高管董事3名。

二是组织专业化。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考核委员会等5个委员会。除战略委员会之外的其他4个委员会主任委员,均由独立董事担任,各司其责。

1.法人治理

(1)股东大会。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预案、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6项议案,听取了独立董事述职报告、董监高履职评价、关联交易情况等 4 项报告。同时,公司不断健全与股东沟通的渠道,积极听取股东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股东依法行使对公司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在审议涉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均就中小投资者的表决情况单独计票并披露。

(2)董事会。2020年,公司共召开董事会会议7次(现场会议4次,通讯会议3次),董事会各委员会会议22次,累计审议或听取各项议题172项,切实发挥董事会在制定公司战略、研究经营计划、加强资本管理、强化风险管控和推进集团化经营等方面的决策作用,持续健全董事会决策与传导机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运作效率。

(3)监事会。兴业银行现有8名监事。按类别划分,包括2名股东监事、3名职工监事和3名外部监事。监事会下设监督委员会和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两个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均由外部监事出任。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监事会会议 5 次,监事会各专门委员会会议3次,累计审议或听取各项议题 39 项。

(4)独立董事。依《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证监发〔2001〕102 号)、《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指引》(银保监发〔2021〕14 号)和公司章程有关独立董事连任年限的规定,兴业银行独立董事选聘、在任、辞任,以及独立董事人数合乎上述规定,本次报告未发现违规行为。

(5)董事会秘书。兴业银行对董事会秘书相关情况未予披露,本次报告不纳入评估范畴。

万绿信评认为,治理架构健全不等于机构肌体健康。前述上百起分支机构业务处理不当被监管机构处罚案例也佐证了这一点。

2.内控建设

与其他行业不同之处在于,内控建设是银行强化风险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考量银行业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指标。万绿信评一般从银行是否制定风险管理框架,是否建立完善了公司内控、分支机构内控、业务内控机制体制,从而更好地把握风险识别、风险容忍上限、风险评估、风险报告、风险治理的流程和标准等作为考察点。

(1)公司内控。兴业银行按相关要求,具备一定的内控体制机制。但不可忽视的是,近3年兴业银行及其分支共计被监管机构处罚达100多起,反映出兴业银行公司内控水平仍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分支机构内控。从分支内控体制机制上,兴业银行做了较多工作,但从近3年监管机构行政处罚重、较多数量的分行涉及这一情况来看,兴业银行对于分支机构的管控效果不是很理想。

(3)业务内控。万绿信评认为,银行业务内控主要为识别并加强分级分类管理以下七类主要风险:一是信贷和交易对手方风险,二是市场风险,三是流动性风险,四是操作风险,五是绿色风险,六是声誉风险,七是行业投资风险。从兴业银行受行政处罚情况来看,包括中间业务在内的诸多业务处罚占比较高,其业务内控手段有待加强,内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兴业银行内控建设水平亟待提升。

3.经营独立

从同业竞争情况来看,公司第一大股东是福建省财政厅,报告期末持有公司18.78%的股份。公司与第一大股东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等各方面均完全独立,公司重大决策由公司独立做出并实施,不存在大股东违规占用公司资金和要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行为。

中国人保集团作为第二大股东,与兴业银行开展合作,获得银保协同效应,对兴业银行零售业务正面贡献较大,对兴业银行盈利增长具有较强提升作用。未发现其影响兴业银行经营独立的情形。

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第三大股东,与兴业银行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等各方面均完全独立。兴业银行重大决策均独立做出并实施。未发现其影响兴业银行经营独立的情形。

财务独立、资金独立、资产独立等情况,兴业银行未予披露,无据可查,本次报告不纳入评估范畴。

4.商业道德

(1)客户信息隐私。在早期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兴业银行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宣传其绿色金融涉及客户名称。经与兴业银行方面核实,兴业银行称已披露企业客户名称的均取得客户同意,不属于泄漏客户隐私的情形。

(2)反商业贿赂。兴业银行建立了反商业贿赂的体制机制,以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结合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2020年,进行反腐培训534次,覆盖56897人次。

(3)税务策略。兴业银行未予披露税务策略,无据可查,本次报告不纳入评估范畴。

(4)服务质量。依监管机构对其服务处罚来看,兴业银行部分分支机构和少数服务存在欺骗消费者情形,对缺乏金融专业知识的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是不公平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5)负责任营销。行政处罚反馈出,兴业银行部分分支机构和少数业务营销行为超出法律法规边界。合规管理仍是兴业银行业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5.信息披露

兴业银行注重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实时公布定期报告、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董事会历次会议记录、专业委员会职责文件、经营支出、高管人员薪酬等信息。可持续发展报告重点披露公司治理状况、绿色金融环境绩效和社会影响。还对外公开发布其风险管控框架和政策、绿色投资原则、绿色影响报告标准、赤道原则报告标准、公司环境政策、绿色投资政策和责任投资政策等一系列政策。

六、结论及建议

(一)强化信息披露体制机制。2019-2020年,兴业银行引入第三方鉴证机构对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予以独立鉴证。但在万绿信评看来,报告规范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2019年,绿色金融支持项目折算年固体废弃物利用量和其他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未予披露。再比如,员工发展人数变化上,2018年峰值变化前后的减员原因,兴业银行未予披露,虽然与其上万亿元的业务相较,2019-2020年4000多人的减员显得微不足道,但与其他行业相较,这一人数意味着减掉了一个大型企业的人员规模,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同时应加强对性少数群体员工的包容与关怀。

此外,在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方面,可以将每期绿色金融债募投项目使用资金及项目当年度获取的环境绩效一一列示并按月或季度披露,投资人、公众和社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其绿色金融环境效益进展情况。万绿信评认为,兴业银行应该动态监测绿色金融所支持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尽可能量化,效益评估可将定性效益和定量效益评估相结合,特别注意碳排放强度变化,并按月或季度定期披露。

(二)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从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品种和投向来看,目前已形成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绿色消费等多个业务种类的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已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下,兴业银行还可深入研究创新更多具有生态效益或循环经济适应性的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贷款,如新能源贷款、能效贷款等绿色金融品种,推出基于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目前已市场化的环境权益融资工具,还可以探索未来对生活自然资源和土地利用进行可持续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林业或畜牧业),可持续的水资源和废水管理,气候变化适应如气候观测和预警等生态权益融资工具,以及公用事业单位能源绿色转型和改造,工业能源效率提升等公用和商用绿色转型权益融资工具等,进一步拓宽绿色金融服务范围。当然,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也有赖于政策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如通过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制定、金融机构评价体系构建等方式实施政策激励。

(三)强化公司治理和条线管理。

综上所述,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评定兴业银行ESG评估认证等级为“GG-”级。

了解详情,请点击兴业银行第三方ESG报告

联系我们

北京: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508

电话/传真:010-63906562

广州:广州市黄埔区科汇二街4号801A08

电话:020-36801094

邮箱:admin@greenrank.com.cn

京ICP备1705310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48号

Copyright 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联系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联系方式
客服微信:598756835